12月10日至11日,2016(第二届)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建筑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澳门太阳网城官网承办。来自纽约州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海内外30所高校以及地方政府、设计院所、地产集团等150余位与会者参加了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张俊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澳门太阳网城官网院长杨建民主持。
本次论坛包括20场学术报告。论坛围绕“跨学科视野下的城镇记忆场所变迁”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其中包括 “小城镇非物质文化·记忆故事”、“小城镇的空间变迁·地方依恋”、“小城镇的风貌规划·记忆保护”、“小城镇的场所再生·记忆重构”、“小城镇的记忆维系·政策机制” 五个专题的讨论交流。
在主题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以《“在地性”场所营造——中国当代乡镇再生的重要基石》为题,结合苏州木读藏书镇、上海新场古镇、南京市桠溪等的设计实践案例,探索了非典型性水乡城镇的典型发展轨迹,提出了“以退为进,逶迤前行”的“在地性”场所营造及其适宜性技术策略。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昌智以《特色小镇变迁与历史文脉传承》为题,从纵横两个维度介绍了我国历史小镇的由来和记忆场所变迁,总结出四种城镇类型,分析了历史小镇空间结构存续现状和历史小镇记忆场所的内质特征;并以郑州荥阳古镇历史遗存等为例,提出活化记忆场所文脉传承的措施。澳门太阳网城官网教授、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陆邵明以《设计结合记忆:小城镇记忆场所的活化探索》为题,指出:小城镇的记忆场所是一种基于交往的集体记忆,不同于大城市的文化记忆,通常保留着人们多样的集体记忆以及丰富的人文信息,是普通市民赖以生活、工作、休闲。从当代日常生活的哲学理念出发,通过浙江海盐武原镇、上海黄浦江廊道以及学校宿舍的个案研究,提出了“设计结合记忆”的活化方法,阐述了“设计结合记忆”的基本路径“物、场、事”,强调记忆场所活化需要尊重地方特色及其定居者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系统重构的重要性。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专题一围绕“小城镇非物质文化·记忆故事”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以《原址性地方感的记忆与保护》为题,提出中国文化遗产是通过不断原址重建形成的;建构主义原真性可以实现某种视觉形式的再现,提高文化遗产传播的效率和广度,从而将城镇记忆延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小康以及张娜博士则以《山河故人:空间的怀旧、断裂与想象》为题,探究了电影空间中小城镇的地方记忆、地方依恋及现代性撕裂,以电影中的汾阳小城镇为例,结合场所空间记忆理论,揭示了后现代空间中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诉求问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以《Soundscape 与地方记忆:以陕北民歌为例》为题,分析了声景在地方感与地方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声音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地方记忆,在社会变迁的形成过程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博弈及其特点。
专题二围绕“小城镇的风貌规划·记忆保护”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何依以《HUL视角下的历史小城镇全域保护与利用》为题,对“历史性城市景观”(HUL)遗产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具体以宁波石浦历史街区做为案例解读,在一个全域的视角下,用HUL的理念进行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关联性保护与利用研究。浙江省建科院建筑设计院总规划师陈安华以《从目标到实施——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以参与者的视角,对浙江特色小镇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思考,阐述了创建特色小镇的一些经验,认为记忆场所等历史文化资源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三就“小城镇的空间变迁·地方依恋”的议题开展了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尚意以《后现代视角:历史文化保护区映像定位》为题,通过对北京市中心的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调查,并不认为“老商业区、老居住区”这类标签对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会产生积极作用与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华红莲以《事件生态学视野下城镇化建设与人地关系变化关系分析》为题,通过对元阳哈尼梯田地区的案例研究,采用事件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地城镇化与人地关系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纽约州立大学奥尼昂塔分校社会学系教授梁浩翰以《Brooks‘ House of BBQ: Time-honored Brand Reflecting Na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e with Family Value》为题,运用建筑社会学的理论,通过对美国布鲁克烧烤的案例研究,来挖掘地区本土文化,阐述了老字号对于社区凝聚具有积极的影响及其多元化的社会价值。
专题四围绕“小城镇的场所再生·记忆重构”的议题进行了探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恩芳以《唤醒与活化——基于城镇记忆与日常公共生活的场所营造》为题,结合自己在英国的留学经历以及自己的设计实践,通过一个日常活动,三个集体活动,数个日常公共活动,阐述了叙事的日常生活化、日常活动与城镇生活场景的关联性,指出城镇记忆呈现在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场景的意义。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成员Farid Mousavian博士以《Memory of Place i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Case study of Iran)》为题,通过对伊朗乡土建筑及其传统生活习俗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的场所记忆与不同空间类型的耦合方式。中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邹涛以《城市记忆导视系统,以长沙为例》为题,通过对国外、内等案例的研究,提出了通过构建城镇体系中的记忆导视系统来呈现记忆信息,提出了让城镇记忆可被阅读的理念。
专题五以“小城镇的记忆维系·政策机制”为议题进行了交流。早稻田大学都市地域研究所研究员赵城琦以《地域振兴规划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日本小城镇保护与更新的方法,通过阐述政府、市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地域振兴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相承关系,论述了地域振兴中设计发挥的作用,提出存量更新面临的问题,同时总结了小城镇保护型更新的四大原则。《乡愁经济》媒体社社长林德福以《小城镇活化与社区认同》为题,以台湾的社区营造为例,以主体视角带来了小城镇的记忆维系过程中文化活化与社区认同的解读。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主任顾守柏以《乡村空间的重构与活化——上海“土地整治+”创新实践》为题,通过介绍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建项目,推出了“土地整治+”的定位与概念,来发现乡村记忆的时代价值。
论坛期间,专家与与会者还进行了四场对话与讨论。论坛由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陆邵明教授及其团队策划组织。本次论坛不仅为我国“记忆场所”的学术共同体以及相关学者提供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为国内学者、设计实践与政府管理部门者建构了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记忆场所”交流机制;而且为讲好中国故事、吸收西方经验提供了一个互动对话渠道。论坛的成果将为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的指导意义,将有助于推动“望山见水记乡愁”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文/朱佳维